历史人物传奇 历史秘闻 历史沿革展厅

历史沿革展厅

历史沿革展厅  ,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沿革展厅

1.北京展览馆的历史沿革

萌芽(1952 – 1954)1952年,政务院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同志访问苏联,在和苏联谈判中,苏方提出在中国展示苏联的建设成就,包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等。

为此,中央决定在北京、上海建设苏联展览馆,以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苏联派了建筑专家来我国帮助设计和施工。

我国成立了三人领导小组,彭真任组长,当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赵鹏飞同志受彭真同志委托,具体参与展览馆的建设工作。1953年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薛子正、北京市政府秘书科长王荣章和苏联驻华大使文化参赞一同在北京市城区考察地理环境,选择建馆地点。

根据当时北京市拟将西郊一带建成文化、科技、游览区的城市建设规划,经中苏双方一致同意,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馆址确定在西郊西直门外。1953年由中央财政部投资2700万元(包括建西苑大旅社、西郊商场)。

工程耗资2400万元。初生(1954)1953年10月15日,在建馆工地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中央人民政府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以及参加建馆的工人、干部出席了开工典礼。

苏联驻华大使馆的官司员也应邀参加。北京市市长彭真在开工典礼大会上致词。

典礼结束后,彭真市长破土奠基北京苏联展览馆建筑工程正式动工。在建设过程中,周总理曾指示全国各省市支援展览馆的建设,当时我国二十多个省市为建设展览馆,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了大力支援。

工地上一万多名建筑工人和六千多名解放军战士日夜奋战,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54年9月竣工。当时,整个展览馆占地面积约13.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占地面积8.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

主体建以中央大厅为中心,并附设影剧场、餐厅、电影馆,还铺设了专用铁路支线。中央大厅正面大门上部镶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苏联展览馆”五个镏金大字。

成长(1954 – 1984)1954年10月2日至12月26日,在新落成的苏联展览馆,举办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1955年4月和1956年10月,相继在此地举办了“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和“日本商品展览会”。1958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苏联展览馆更名为北京展览馆。

这一时期,北京展览馆属于行政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北京展览馆就成为我国接待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地区和我国举办各种展览、交流活动的场所,为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发展我国经济贸易关系,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壮大(1984 – 1997)伴随国家经济改革的推进,北京展览馆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变,1984年北京展览馆展览服务公司成立,并完成了企业法人执照的办理,标志着展览馆已全面进入企业管理,随后,北京展览馆的发展步伐更为迅猛,新建并开发了如合资宾馆、星湖饭店、首都广告艺术公司、莫斯科餐厅食品厂、冷饮厂、旅行社及劳动服务公司等。

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同时,北京展览馆作为亚运会购物中心,接待来北京参加比赛的世界各国运动员及各界友好人士。购物中心占地4万平方米,荟萃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部分商社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名、特、优、新、精产品22类千万余种。

馆内设置了商品展销厅、台、咖啡屋、啤酒屋等,馆外设有美食街,在北展剧场还进行文艺演出,盛况空前。购物中心历时40天,接待观众160万人次。

新生(1998 – 2000年)1998年2月28日,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北京展览馆作为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迈开了新的发展步伐。

1998年底,为适应接待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的需要,北京展览馆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场馆改造,对原东西室外场地封顶改作室内场馆。1999年9月20日,“光辉的历程——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辉煌成就的一次检阅,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展团在展览现场进行了展示。

展览历时40天,接待来自全国的各界观众100万人次。1999年2月,北京展览馆集中优势资产加入首旅股份实现资本上市,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第一步。

2000年,首旅股份融资2亿元人民币,对北京展览馆进行了全面改造,重新改建后的北京展览馆室内展馆共设12个展厅,展出面积2.2万平方米,层高8至19米,空间高大,气势恢宏。馆内的水、电、空调、通讯设施等设备也全面更新,并新增24小时安全监控和消防喷淋系统、大型报告厅、会议多功能厅、快餐厅等展会服务功能。

北京展览馆所属的莫斯科餐厅和北展剧场也实现了设施设备更新,基本达到了接待国际性、现代化展会的硬件标准,成为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会展场馆。2003年与德国美沙展览集团合资成立美沙北展展览公司,专业从事国际性展览的组织与实施。

2.南头古城博物馆怎么样

一幢两层小楼,靠着深南大道。

附近有过街天桥。人流往来不息。

小楼后边有株高大的凤凰木。树荫浓密,枝叶舒展。

从树下仰视,视野所及的天空被遮蔽了。博物馆馆名由金庸题写。

小楼内面积不大,格局紧凑。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楼上楼下干净整洁。2个工作人员很敬业。

南头古城,又名新安故城。距今已有1730余年的悠久历史。

是深圳城市史的源头。南头古城博物馆内展出内容,分三部分:A展厅陈列的是,从东官郡到新安县的设立,展现古城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B展厅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南头古城的百年荣辱史。C展厅在2楼,展出的是,屋背岭商时期遗址出土的历史文物。

目前,南头古城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多件。馆内陈列出的约有300多件。

一路看下来,感觉精品不多。

3.简述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一期工程,该馆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开放。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活动,并经常举办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

4.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的历史沿革

1954年我国地质学家李捷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李四光鉴定确认是冰川擦痕。擦痕清晰集中成片,保存完整,该冰川擦痕形成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期,痕迹清晰,集中而成片,是在中国北方极为罕见的发现。 这在中国北方还是首次。

1955年,地质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护栏加以保护。

1986年2月筹办,1987年4月筹备组成立,同年10月动工,次年12月竣工,1989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陈列馆占地

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馆内设有四个展厅,一个音像厅,展览分为地球—-我们的家园、第四纪冰川的基础知识、李四光创立第四纪冰川学说以及气候与环境变化与人类的关系,现有藏品48余件。该馆利用优美环境为中、小学生举办各类夏令营和各种培训班,可提供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

1954年,世界着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离法海寺不足一里远的紧靠永定河引水渠的东侧,考证了保存完好的“模式口第四纪冰川擦痕”,是研究北京古地质、古气候、古生物、古人类的珍贵资料。“冰川擦痕”是100万年以前形成的。冰川遗迹在我国并不少见,但多是泥砾和带刻痕的砾石,表露在基岩面上的擦痕却很少。石景山区模式口的冰川擦痕不但清晰可辨,而且集中连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57年被北京市列为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这里建起了一座冰川擦痕陈列馆。八十年代末,在密云云岫谷风景区发现的384立方米的冰川漂砾是迄今北京发现的最大冰川遗物。

5.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沿革

桂平市历史悠久,在市域内的大湾牛骨坑、白沙罗丛岩、下湾高岭和石碑岭等地,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贝丘洞穴遗址和旧石器时代打击石器工场遗址,说明至少1万年前,桂平就是人类生息活动的场所。

桂平在夏、商、周时代为荆、扬(州)之地,春秋战国属西瓯百越地。 沿明制属浔州府,府治在今城区。浔州府辖桂平、平南、贵县、武宣四县。

咸丰五年(1855年),以陈开、李文茂为首的广东农民起义军溯江而上,攻克浔州府城,定为秀京,建立大成国,改桂平县为永秀县。当时永秀县辖地占桂平县境的大半。咸丰十一年(1861年)大成国失败,桂平县辖地仍复清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桂平县初属梧州专区。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属玉林专区。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属玉林地区。199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桂平撤县设市(县级市),仍属玉林地区。1996年10月,地级贵港市成立,桂平市改由贵港市代管。

6.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香港的博物馆服务原来有百多年的历史。第一所「博物院」可追溯至1870年代,设于昔日的大会堂内,主要收藏书籍图册及动植物标本。随着旧大会堂于1947年拆掉,这所博物院亦中止服务。1962年,香港大会堂落成启用,并于高座设立「大会堂美术博物馆」,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服务在香港正式开展;1969年改名为「香港美术博物馆」,由前市政局管理。

为进一步扩展博物馆的服务,香港美术博物馆于1975年7月一分为二,成立了「香港艺术馆」及「香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沿用大会堂旧址,主要宏扬艺术风气;香港博物馆则租用九龙尖沙咀星光行约700平方米的办公室为馆址,举办展览,推广香港的历史文化。1983年,香港博物馆迁往九龙公园,以两座原属于威菲路兵房的旧建筑物改建为临时办公室及展览厅,并设有演讲室。1989年,新展览大楼落成启用,展厅面积增加至1,520平方米。

随着博物馆不断发展,旧有馆址不敷应用,于是有兴建新馆的需求。1995年,政府落实于尖沙咀漆咸道南香港科学馆旁兴建永久馆址,随即展开工程。1998年,香港博物馆正式易名「香港历史博物馆」,而一座现代化的新馆亦同时落成启用,总面积约17,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达8,000平方米,分为长期展览厅及专题展览厅,并设有演讲厅、活动室、参考资料室、餐厅及礼品店等,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博物馆服务。2000年开始,博物馆改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

7.苏州高新区的历史沿革

苏州高新区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批复精神于1990年11月开发建设的 ,首期开发面积为25平方公里,1994年规划面积扩大到52.06平方公里。

经过几年发展,苏州新区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一直注重环境保护工作。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6年10月,苏州新区委托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对52.06平方公里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

1997年3月,《苏州新区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规划》通过江苏省环保局审批正式实施。1997年被确定为首批向APEC成员开放的亚太科技工业园 。

1997年10月,苏州高新区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家ISO14000标准试点区 ,1998年3月试点工作全面启动,1998年12月高新区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并开始试行。1999年7月,苏州高新区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的认证,同年9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家ISO14000国家环境示范区。

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内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0年被外经贸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于2001年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2003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出口加工区 ,2003年6月,苏州高新区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编制完成“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

2003年10月10日《苏州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编制完成。12月,《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规范建设纲要》通过了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论证。

2004年7月制定了《苏州高新区生态规划》。2003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

2004年4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同意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被批准为全国首家ISO14000国家环境示范区后,先后制定《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计划2010年,基本建成以“城市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为特征的高新区生态型和循环型社会。

2005年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5年高新区建立了“苏州高新区循环经济展厅”和“苏州国际环保技术和产品交易中心”。

2007年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园区。到2007年底全区累计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有166家。

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园区。循环经济展厅被市科技局、市科协批准为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

2007年4月,高新区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生态工业园区省级考核验收。 2008年3月,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虎丘区始建于1951年,当时称郊区,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 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

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

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

苏州新区代管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原吴县枫桥镇的徐何、典桥、金庄3个村,木渎镇的兴隆、新升、明星、石城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黄山村。区境四至: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接向阳河、横塘乡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等村;西临木渎镇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吴县枫桥镇支英村;北连枫桥镇支津、毛家、木桥、合利4村。

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吴县 的枫桥镇,木渎镇的兴隆等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永和等7个村划归苏州市管辖。

由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辖区范围:东与京杭大运河相临;南与向阳河、横塘镇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天平诸村接壤;西与吴县藏书乡的五峰、天池、篁村3个村和郊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鹿山、石羊2个村相连;北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五图、塘西、红星、长亭4个村毗邻。

境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 2000年9月8日被批准改名为虎丘区,下辖横塘、虎丘、浒墅关3个镇和白洋湾街道、浒墅关经济开发区。

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

推荐阅读:

一生坎坷的心酸的句子 形容一生坎坷的句子

C罗跟梅西目前职业生涯助攻数是多少

克利夫兰老实人报

包青天是北宋还是南宋,包青天是南宋还是北宋,当时的皇帝是谁、

北洋政府执政时期的大总统(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历史人物传奇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历史人物传奇

文章标题:历史沿革展厅

文章地址:https://www.nrct.net/33363_%e5%8e%86%e5%8f%b2%e6%b2%bf%e9%9d%a9%e5%b1%95%e5%8e%85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8001380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